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昌民生答卷
来源:火狐直播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04 08:13:40
2024年1月16日,出席南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员会议的382名人大代表怀揣着人民的信任与期盼,投下了各自庄严的一票,通过无记名差额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了2024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
井盖虽小,却关乎每位市民脚下的安全。2024年,南昌推进全市65条城市道路上7129个井盖整治工作,推广防沉降、防噪声、防盗的新型“一体化”井盖。“一体化”井盖,均印有南昌城市形象“飞阁流丹”标识,并注明其产权管理单位、窨井性质等;整改后,井盖与路面平顺连接,高度差严控在5毫米以内,与井座之间安装了柔性垫圈,确保车辆经过时不产生异响。截至2024年12月底,7129个井盖整治工作全部完成。
燃气管网是城市“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老城区,曾经为居民带来极大方便的铸铁煤气管逐渐老化,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为此,去年一场为老化管道换新改造的工作在南昌全面加速推进,根据计划安排,年内对49个小区进行庭院燃气管老化更新改造和立管老化更新改造,改造长度约26.8公里。
西湖区朝阳小区于2002年通气,现有燃气用户2079户,存在整体管道材质较差、管道老化、埋深不足等安全风险隐患。去年,该小区原6公里老化庭院燃气管网已废除,新敷设燃气管线公里的燃气设施全部焕“燃”一新,惠及居民1.3万余户,让百姓安全用气、舒心用气。
电线、网线、电话线……各种管线杂织,相互缠绕,像一张张“蜘蛛网”,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更带来了不少安全风险隐患。去年,南昌在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4个老城区各选2条路实施管线下地,基本实现了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线下地整治“同步施工、同步交付、同步使用”。
船山路是南昌一条有名的“网红路”,管线下地后,露出最美天际线,市民游客拍照打卡更出片。截至2024年12月底,老城区管线下地示范街区创建项目涉及的8条道路全部完工,大街小巷有“里”又有“面”。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是中华历史背景和文化瑰宝,王勃与滕王阁的故事,几乎是全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过去,滕王阁景区内滨江一带受基础设施限制,部分江岸空间并不对外开放,市民游客往往“近江却不见江”。
为此,南昌精心谋划滕王阁景区北扩工程,打造滨江步道,免费对外开放滕王阁景区北园及沿江一带,拓宽、新增步梯通道实现与“黑猫白猫”近距离同框打卡,并可登台远眺一江两岸美景,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亲水空间、观景视角,实际做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2025年元旦,随着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的全面竣工,绵延近3公里的滕王阁古色古风建筑在晨光中揭开面纱,最好的赣江岸线和历史背景和文化景观真正回归给了市民游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南昌永驻的城市美景。
为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南昌集中力量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育基本建设。推进20个项目建设,其中改扩建项目13个,规划学位22200个;学前教育项目7个,规划园位2520个。
育新学校教育集团紫金校区于去年9月开始招生,上千个学位,满足周边居民“上好学”需求。南昌大学附属学校新建区贤德学校配有小学部、初中部、食堂、风雨操场等,规划建设班级69个,新增学位3210个,扩充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截至2024年11月20日,全市20个项目建设全部完工,新增23720个学位、园位。
2024年是南昌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南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从全市391个“两类村”项目中,择优打造20个共同富裕样板村,一幅村庄美、村民富、乡风好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尽情铺展。截至2024年12月底,南昌20个共同富裕样板村项目全部完工,打造美丽乡村“南昌样板”在希望的田野上持续“上演”。
打通“断头路”,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不仅予民方便,而且能有效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在2022年、2023年打通81条“断头路”的基础上,2024年又有20条“断头路”达到通车条件。
青山湖区沈桥路交通标线清晰醒目,通车后破解了道路周边1万多居民出行难题。青云谱区同步推进警民南一路及江联南路两条断头路,内畅外联,为周边百姓带来便利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土地开发。
截至2024年12月底,完成年度开工、通车任务数,达成目标率100%。曾经的“断头路”成为百姓点赞的“幸福路”。
“小路灯”点亮群众“民心路”。在2023年建设基础上,2024年,南昌计划完成西绕城高速复兴大道跨线桥和兴业西大道跨线公里路灯安装,并对福银高速南昌北枢纽至市界段、昌铜高速南昌西至安义互通段、昌九大道杨家湖互通至新祺周大道段加装路灯,总长度约40公里。截至2024年10月中旬,以上路段全线亮灯,大道如虹,踏歌而行。

